财经
您现在的位置:首页 > 财经 > 不要怕 美股是“技术性调整”?
  • 腾讯创作者生态的前车之鉴,能否支撑《元梦之星》逐梦UGC?

    腾讯创作者生态的前车之鉴,能否支撑《元梦之星》逐梦UGC?

    发布时间:2023/09/24

    近期,腾讯以“天美乐园”的特别形式公布了新作《元梦之星》,宣告正式入主派对游戏赛道。过去,派对游戏在国内市场份额较小,直到《糖豆人》《香肠派对》《蛋仔派对》等作品引发用户和市场的高度关注,整个赛道才...

  • 普悦智能,专注净水,为渠道经销搭载新引擎!

    普悦智能,专注净水,为渠道经销搭载新引擎!

    发布时间:2023/08/28

    稳步推进:祝贺普悦智能(北京联营公司)第一轮股东入股签约圆满成功! 2023年8月18日,浙江普悦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北京联营公司——北京普悦京允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在总经理宋玉财的热忱推进下,成功签约了五名销售/服...

  • 新鸿基地产园区中心封面地标, 苏州环贸汇众盼而至

    新鸿基地产园区中心封面地标, 苏州环贸汇众盼而至

    发布时间:2021/12/28

    当苏州迈向全球都会序列之际,当苏州园区盛启一城想象之时。实力港企新鸿基地产携苏州首个超高层多业态综合体住宅——新鸿基地产苏州环贸汇澎湃而来,势将为苏州高净值投资人群挚献园区中心CBD地标之作,擎领苏州未...

  • 看图操作,三步即可开通微粒贷

    看图操作,三步即可开通微粒贷

    发布时间:2021/12/01

    ​微粒贷是由国内首家互联网银行微众银行推出的一款小额信贷产品,具有无抵押无担保、随借随还等特点,深受大家的喜欢。在此,小编结合官方资料,为想用微粒贷却不知怎么开通的朋友提供一些帮助。微粒贷开通 第一...

  • 英国与快速反应小组一起抗击冠状病毒

    英国与快速反应小组一起抗击冠状病毒

    发布时间:2020/04/01

      英国政府宣布了新的措施,以打击虚假的COVID-19在线信息的传播,包括建立专门的专家小组来处理错误信息。 新成立的快速反应小组将在英国内阁办公室内部运作,并将研究应对互联网上“有害叙述”的方法-解决“...

  • 微软即将吸引消费者-但Skype仍将保留

    微软即将吸引消费者-但Skype仍将保留

    发布时间:2020/03/31

      微软今天宣布,今年晚些时候,它将推出Teams的基本消费版,即类似于Slack的文本,音频和视频聊天应用程序。就像Microsoft所喜欢的,您的个人生活团队将使用许多工具,这些工具将使家庭和小组更轻松地组织...

  • 安全漏洞暴露了共和党选民公司的内部应用代码

    安全漏洞暴露了共和党选民公司的内部应用代码

    发布时间:2020/03/31

      一家专供共和党政治运动使用的选民联系和拉票公司,错误地在其网站上留下了未经保护的应用程序代码副本,供任何人找到。 Campaign Sidekick公司通过iOS和Android应用程序帮助共和党竞选活动布署其选区,这...

  • 在宾夕法尼亚州,州酒商店仍然关闭,人们越来越口渴

    在宾夕法尼亚州,州酒商店仍然关闭,人们越来越口渴

    发布时间:2020/03/31

      随着美国人渴望长时间的自我隔离,白酒业务的销量激增。根据尼尔森(Nielsen)的数据,到3月中旬,这一增长已经比去年同期高出26%以上。但是,联盟中至少有一个州与这种趋势背道而驰,而且与消费者的意愿无...

不要怕 美股是“技术性调整”?

发布时间:2020/05/29 财经 浏览次数:501

  自4月来,美股强劲反弹,美股三大股指均由技术性熊市转入技术性牛市,纳指甚至收复了此前暴跌的全部失地,年内累计上涨3.92%。标普500指数自四月中旬上涨至2750点-3000点进入横盘震荡,上周亦是如此,这使得投资者更倾向于维持持仓。


  如果市场能够突破200日均线并保持在这一水平,这将表明牛市又回来了。这将使市场关注的焦点从重新测试先前的支撑位,转向推高至历史高位。但鉴于目前宏观层面的经济灾难:3300万人失业,4月份消费者支出下滑16.4%,疫情拐点尚未明确....


  所以,3月份的暴跌到底是“技术性调整”还是“熊市”的开端呢?下面我们分别从4个技术性观点“趋势”、“估值”、“均线”、“熊市始于‘调整’”以及2个宏观观点“不要和美联储作对”、“危机预兆”给出答案。



1.牛/熊趋势


  股票价格水平很大程度上是市场参与者“心理”的反映。所以,通常我们在评估“牛市”或“熊市”时,会用“±20%”这一技术性尺度来衡量。问题就来了:美股经过了长达10年的牛市,价格已经远远超过了长期趋势,这20%的标准仍然有效吗?


  首先我们来确认几个基本的概念:


  “牛市”是指市场价格在一段长期时间内趋向于上涨。


  “熊市”是指市场先前的价格上涨停止,逐渐开始下跌。



下面的区分也很关键:


  “调整(Corrections)”通常发生在很短的时间内,不打破价格的大趋势,并很快被市场反转到新的高点。


  “熊市”则是随着价值回归,市场价格在长时间内的震荡下跌或下跌。



  回到近期标普500指数的月度收盘数据,3月份的“调整”事实上非常迅速,但并未打破此前长期看涨的趋势。这表明,只要月度趋势线保持不变,始于2009年的牛市就不会受到影响。


  不过,还有一种可能是市场正处于顶部。2018年和2020年的峰值目前正在形成顶部的“左肩”和“头”。主流的趋势线是从2009年的低点开始的牛市趋势。显然,近期没有突破牛市趋势线的新高的市场峰值仍可以定义为“熊市”。


  2.股市估值


  从美股市场估值上来讲,3月份的暴跌也只是一次“调整”而非“熊市”。


  下图显示了从1871年开始标普500指数牛市/衰退的历史,数据来自罗伯特・希勒博士。在这里,牛市和熊市的关键区别在于估值,牛市的定义是估值的扩张,而熊市的定义是估值的收缩。市场“调整”对估值的影响往往很小。



  在牛市时,即使在“调整”过程中,估值仍然会保持高位。然而,在熊市期间,随着价格调整以适应更弱的盈利增长,估值往往会受到挤压。



  如上图所示,最近几周估值的飙升表明,市场仍处于“调整”过程,而不是“熊市”。



  当然,我们必须考虑到美联储释放的海量流动性对估值回归的干扰,这让上面的分析充满风险。如果我们要确认3月份只是一次“调整”,那么企业盈利将需要迅速恢复到以前的水平,以支撑当前的估值水平。然而,考虑到目前的经济灾难,我们有理由怀疑所谓“调整”更可能是一个更漫长的估值回归过程和“熊市”的开始。


  3.“死亡交叉”


  最后,从纯粹的技术角度来看,我们还没有确认进入“传统”概念上的熊市。区分“熊市”和“调整”的关键标志之一就是大家常说的“死亡交叉(死叉)”,即短期移动平均线向下穿过下降的长期移动平均线,这个时候支撑线被向下突破,表示股价将继续下落,行情看跌。



  如图所示,在科技泡沫破碎的2001年和全球金融危机的2008年,市场均出现了“死叉”引领的“熊市”开始。尽管3月份出现了月度“调整”,但4月份和5月份的反弹阻止了“死叉”的触发。


  如果没有出现“死叉”,从历史上看几乎没有证据证明3月份的暴跌是熊市的开始。然而,还有一种情况,如果我们正处于长期估值回归过程的初始阶段,那么“死叉”将在未来几个月发生。


  4.熊市始于“调整”


  尽管上面列举了许多关于“调整”与“熊市”对立的观点,但有个我们不得不承认的事实会模糊以上两者的界限。因为,熊市往往始于“调整”。


  回顾历史,几乎每一次熊市都伴随着一次初始的下跌,接着是反射性的反弹,然后是彻底逆转市场的长期性下跌。在反弹结束之前,投资者永远不知道自己在这个过程中的位置。



5.不要和美联储作对


  尽管美联储的海量流动性投入,确实帮助美股完成了4月份以来的强劲反弹,但考虑到疫情对于全球经济的持续性破坏,很难承认3月份的暴跌只是“调整”。


  况且,根据新浪(美股SINA)美股《疫情之后的“更大危机”:谁将为美国赤字“买单”?》,作为“不要和美联储作对”这句话的根本所在,美联储的资产购买量已经从3月的750亿美元/日下降至50亿美元/日。可见,美联储“托市”力度也在逐步缩水。



  随着美联储工具箱内的可选择范围越来越小,坚决摒弃的“负利率”的鲍威尔除非会打开美联储购买股票ETF的先河,进一步支撑股价。但没有企业盈利和经济发展支撑的股价仍旧只是泡沫。可能会有越来越多的人遵循“策略性看涨、结构性看跌”的态度。


  6.危机预兆


  本质上讲,股市估值最终都要回到经济基本面,市场情绪、流动性只能左右一时的股价。现在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当前市场的风险要远远大于回报。以下列出几点。


  市场方面:期权市场的投机仓位、散户投资者非常乐观、期权看跌/涨比率大幅上升、在其他市场上缺乏对冲、投资者购买情绪已经达到极限、美股远期市盈率居高位。


  宏观方面:对企业盈利复苏的预期仍然过于乐观、失业率可能会比大多数人预期的持续时间更长、消费者信心可能不会像预期的那样迅速反弹、不断增加的的债务违约和公司破产将成为问题、今年夏天晚些时候COVID-19卷土重来将使复苏预期受挫、美联储的流动性可能比市场预期的要有限得多等。


  观点总结


  目前最合乎逻辑的观点是,我们确实正处于一场猛烈的反弹之中,但这种反弹似乎正在失去动力这将是典型的反射性“熊市反弹”。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,市场将不得不面对经济和基本现实。


  下一轮下跌可能会让大多数投资者感到意外。


  投资不是“抄到底”的竞争,而是当回报大于风险时,让资本发挥作用。熊市有一种“吸引”投资者重返市场途径,这就是为什么“熊市”永远不会在乐观中结束,而是在绝望中结束。

姓 名:
邮箱
留 言: